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專區服務 > 健康營造 > 疾病防治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口腔癌防治

一、辦理宣導活動,增加民眾的知識以達到降低口腔癌個案發生之目標。

     辦理轄區合約耳鼻喉科、牙科醫療單位提供免費設站篩檢、異常追蹤。

 

二、針對嚼食檳榔習慣的民眾及絕食檳榔教普遍之職業從業人員鼓勵做口腔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三、篩檢出陽性個案均列管追蹤。

 

四、辦理口腔癌防治宣導座談會。

 

檳榔危害之多少?

 

檳榔嚼塊中的致癌成分

 

檳榔子含有多種成分,其中檳榔素、檳榔鹼和多酚類已被證實具有潛在致癌性。大量攝食檳榔鹼時,會抑制大腦活動,使食用者出現行動遲緩的現象。在動物的頰黏膜上塗抹檳榔子粹取物之實驗發現可使腫瘤數目增加。

 

配料中的荖花、荖藤等皆含有致癌性化學物質。荖藤含多種酚多類化合物,包括黃樟素、羥佳味酚、丁香酚、丁香酚甲酯和異丁香酚等,其中黃樟素已被確定為致癌化合物。

 

配料中的石灰會在口腔內造成高鹼性環境,破壞口腔黏膜細胞,導致表皮細胞不正常增生及變異,進而演變成口腔癌。

 

檳榔相關的癌症前期病變

 

1.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常見於頰黏膜,其次為顎區。罹患部位之黏膜變白、變硬,容易一再發生水泡或潰瘍,使患者無法張大嘴巴,通常只能張開2至3公分,嚴重者甚至在1公分以下,導致攝食、刷牙、口腔檢查和牙科治療皆極為困難。此外,口腔內不時有刺痛、灼熱和乾澀的感覺,對辛辣、鹹、熱等食物極端敏感,味覺減退而食不知味。

 

2.口腔黏膜白斑症:常見於頰黏膜、舌、口底及唇角。黏膜白斑會慢慢由清白變混白,有一部份白斑會變成口腔癌。

 

3.疣狀增生:即口腔黏膜呈山丘狀隆起,表面高低不平。好發於頰黏膜或齒齦等部位,也是最易受到檳榔機械性和化學性傷害的部位。

 

口腔癌之自我檢查

 

發現以下情形時應提高警覺,並立即請醫師作進一步的口腔檢查或病理切片檢查:

 

1.口腔黏膜的顏色或形狀改變–變白、紅、褐、或黑,且無法抹去。

 

2.潰瘍 –超過兩週以上未癒合之口腔黏膜潰瘍。

 

3.腫塊 –口內或頸部任何部位有不明原因之腫塊。

 

4.舌之運動與知覺改變–舌頭的活動性受限制,導致咀嚼、吞嚥、說話困難、舌頭半側感覺麻木或無知覺。

 

5.顴骨局部腫大,導致臉部左右不對稱。

 

6.口腔黏膜之知覺改變與開口度拉緊–口腔黏膜乾澀、灼熱、或有刺痛感,開口受限,張嘴時口腔黏膜拉緊。

 

總之,世界衛生組織已正式公布嚼食檳榔是會導致癌症,即使單純的檳榔子,其致癌的證據亦已充足,因此,再一次呼籲所有檳榔族,為了自身的健康,請不要再心存僥倖,請從即刻起戒掉檳榔吧!

  • 市府分類: 衛生醫療
  • 最後異動日期: 2023-03-13
  • 發布日期: 2023-03-13
  • 發布單位: 臺中市豐原區衛生所
  • 點閱次數: 1073